摘要:特别是咳嗽病,早期干咳无痰,结果很多医生就用滋阴的药、收敛的药,白果等止咳的要都用,是很荒谬的。西医都知道咳嗽是外感刺激之后的一种排异反应,怎么能用收敛止咳的药,这只是将病症压下去,为病长期潜伏下来打下基础,纯粹在害人。

中医的思维模式就是天人相应

一、五运就是星球对地球及其上生命体的影响

中医的思维模式就是天人相应,这在《内经》里面都已详细论述。具体来说,就是指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是感天地之气而生。人体感天之五气而生五脏及五脏系统,感地之六气而生六经,五脏里面又分三阴三阳。人体的五脏六经系统如同现在的电磁波信号接收设备,能够接收到外界的五运之气和地之六气。天人相应就是指天干所化五运之气与地支所化六气影响人体的五脏六经系统。

人生活在地球这个系统之中,就如同地球生活在太阳系这个系统之中,地球周围的星球,如太阳、太阳的七个行星(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月亮之间是相互吸引的,都有自己规律性的运转周期,这说明这些星体不是简单的死的东西,而是活的有生命的物体,都有自己的信息能量场,现在天体物理学也认为,星体都有自己的生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我们用于表述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就是信息能量场。

上述七大星体对地球的影响,也即信息能量场有什么样的规律性?古人就创立了天干研究法,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这是天干的五行属性。此外,在《内经》中的“五气经天图”中提出了天干所化的规律,十天干化生五气,甲己有黅(黄色的意思)天之气,化生土,就会影响到人的脾胃,出现湿、困、乏的现象;乙庚有素天之气,化生金气;丙辛有玄天之气,化生水气;丁壬有苍天之气,化生风气;戊癸有丹天之气,化生火气。由此看出,地球周围的七大星体,对地球产生的信息能量场主要分为五类,人生活在地球上,也会感应这五种信息能量场,从而在五脏产生影响。

天干化生五运,五运就会影响一年的天气,怎么影响?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阳干主五行之气为过,阴干主五行之气为不足。比如甲子之年,天干为甲,为阳干,主土气过旺,如果是乙未年,乙为阴干,主土气不足,这一年人的脾胃就容易出问题。如果是己未年,己也为阴干,则一年的主气为土气不足,整年都有这个特点。

主气除了影响一年的气候外,还会对一年中的五季产生影响。比如今年是乙未年,主气是金气不足,风气偏旺,所以今年整年肺病病人就多,肝火旺、中风病人就多。在对五季的影响上,在初之气春,为两个风气,所以天暖的比较早。

天干化生的五运之气影响人体,人体感天气而生病。比如今年乙未年,我在医院看病多年,没有哪年像今年呼吸道疾病如此之多,而且重症呼吸道疾病特别多,特别难治的也多。主要原因就是肺气不足,肝木旺。如果病人呼吸道疾病咳嗽从肺治从肾治都不好,他可能有肝木旺,木克土并反侮金。

二、中医思维就是活用五行五运

大家要建立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思考脉证。比如持脉,脉之间也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左尺脉沉弱,左关为弦,左寸为浮,这是什么关系?是肾水不能养肝而肝火旺,木气旺,于是出现血压高、失眠、心律失常、早搏等症状。不能简单的某种脉对应某种病,某种证对应某种病,这是一种机械的,不科学的思维。要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来思考脉证,简单的机械的孤立的去看某种脉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今天看的一个病人,是个小姑娘,皮肤比较白,脸上有些浮红,脾气比较暴躁,表面看是肝热。但实际上不是肝热,左关脉沉细弦偏慢,小腹冷痛拒按,经期有时三个月不来,经色暗,有血块,舌下青紫,嘴唇长期干燥脱皮,明显是肝经有寒,而且有瘀堵。经期推迟且有血块说明下寒有瘀,腹冷有压痛也说下寒有瘀,嘴唇长期干燥脱皮说明有瘀,血液不养所以嘴唇瘀紫脱皮;关脉沉细弦也说明有寒有瘀,舌底下有青筋也说明有瘀。另外,从多年临床来看,舌下有青筋说明病情较轻,只是静脉系统的曲张,回流不畅;如果舌下有红色较粗的筋,则问题较重,多为恶性病变,说明肝脏供血较多,多为恶性肿瘤。

对这个女孩子来说,如何治?用温经汤【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吴茱萸三两,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二两】。

在临床上我们要活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

比如湿气,有人每到长夏季节,就不爱吃饭、疲倦乏力、懒洋洋,而别人就没有,就因为这些人脾本身就虚,或者生活习惯不好,或者用药造成脾虚,他容易与天气相感,与它们共振。

我们每年到夏季,用的最多的方子就是清暑益气汤【黄芪3克、人参1.5克、炒白术1.5克、苍术3克、炒神曲1.5克、炒青皮0.7克、陈皮(留白)1.5克、炙甘草1克、麦冬1克、五味子九粒、当归1克、炒黄柏0.7克、泽泻1.5克、升麻3克、葛根0.7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三仁汤【杏仁、半夏各15g,飞滑石、生薏苡仁各18g, 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6g。出自《温病条辨》】。脾虚在先,而又出现湿热、湿温病的人,用清暑益气汤效果非常好;而在长夏之际当令得湿温病的人,发烧湿困,病在三焦时,三仁汤效果非常好。但湿壅化热所致口苦口干、壮热的病,三仁汤也无效,当用甘露消毒饮。

很多病不是我们治不好,而是没有看准,没有分析透。老年女性胃癌晚期多发转移的病人我也治过,效果很好;我治疗的第一个病人就是肺癌晚期,效果非常好,但后面治疗的几个效果就不太好,这说明我们没有弄清楚,想明白。凡是我治疗比较好,比较有把握的病人,都是在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头脑比较清醒的情况下制定的治疗方案。

前几天我们院血液科一个白血病病人朱女士,手术成功移植后,排斥反应一年一直没有好转,后来是肺部感染,真菌感染,抗菌药无效,用激素等药,身体非常差,多次报病危。我先是用苏子降气汤(治疗上实下虚),病当时有好转,但并不明显,因为她病情非常严重,当时脉象为浮滑芤,无根,无根意味着病人随时可能会死,喘息厉害,脸紫嘴紫,晚上不能平卧。后来第二次我用金匮肾气原方,熟地60,山茱萸30、山药30,人参30、肉桂、沉香、五味子,补肾纳气为主,开了4副,吃了之后,脉一下就沉下来了,回去之后经常跟我微信联系。很多疑难大病并不是我们治不了,而是我们没有想清楚,我们的中医基础、中医根扎不扎实,脉证之间有没有推理清楚。

三、治病的关键是抓住关键找到根本,而不是压住症状

很多病远不复杂,为什么变复杂了,一是西医给治坏了,二是我们没有好的中医。哮喘的病人,用经方治疗非常好,好的不能再好。比如我的同学童丽,原先跟我学经方的时候认为我是在吹牛,现在他也是省中医儿科主任,他现在用经方非常有体会,真是一副就好,现在省里西医院儿科点名请他会诊,他现在对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都非常有感觉。中医基础和根必须很扎实,什么是中医的根?内经、伤寒、金匮是中医的根。如果根不牢固,我们越有济世救人的仁心,就会越害人,我在临床上看到很多病人,肾病、肺病,都是西医治坏的、中医治坏的,本身很简单的病却治地很复杂,很难治。

特别是咳嗽病,早期干咳无痰,结果很多医生就用滋阴的药、收敛的药,白果等止咳的要都用,是很荒谬的。西医都知道咳嗽是外感刺激之后的一种排异反应,怎么能用收敛止咳的药,这只是将病症压下去,为病长期潜伏下来打下基础,纯粹在害人。

比如小儿感冒后咳嗽没好,还有点痰,如果怕黄芪太温,加党参补肺,喉咙痒,痒就是有风,加点苏叶祛风,再加点生姜、大枣补补脾胃就可以了。如果喉咙痛起来,用桔梗就行了,如果痰比较多,加点苏子就可以,其他不用管,简简单单几味药很快就好。长期咳喘的病人,咳喘很厉害,就不仅仅是肺虚、肺寒了,可能进入阳虚,有寒饮了,这时候就是小青龙汤去治疗。再比较严重的,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我们现在就要去找中医的根,不用再去套成方。

对于肾炎病人,很多医生怎么治,养阴清热、清热解毒等等乱七八糟,这哪是治病,这是在引邪深入。肾炎怎么得的,就是一个肺经病,上呼吸道疾病逆传到肾经去了;早期透邪外出是很重要的,不透邪外出怎么能治好。用什么药透邪外出?那就要根据所陷的经不同而用不同的方法。

很多中医,甚至很多有名的中医,对于阳虚便秘的病人,他用大黄芒硝,表面看也有效果,但就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快又复发,甚至有的病人吃了一两年大黄芒硝,把阳气都伤了,把身体都吃坏了。你看病人脸色,灰暗无光,瘀黑有斑,舌苔可能会红,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为什么不讲舌苔,就是因为人容易虚火上升而表现在舌头上面,舌苔经常会出现假象,但面相能体现出人有无精神、有无光泽、有无血气来。

有些人表现出火相,西医也好,很多中医也好,都喜欢用祛火、消炎的药,这就是在消灭症状,不是在治病,是让病深伏下来,慢慢在脏腑累积,最终造成严重的疾病。我们不要做一个控制病症的医生,而是一个协助病人身体自身恢复的医生。

比如我今天看的一个过敏病人,三十多岁小伙子,体质很好,口臭、大便溏黏,爱吃肉,脉浮弦滑,打喷嚏流清涕,鼻子痒,见冷空气打喷嚏,见热空气也打喷嚏,冷热交替更打。怎么治?就要用中医思维来思考。脉浮说明有表证,脉弦、鼻子痒、打喷嚏说明有风,脉滑、舌质红、口臭、大便溏说明有火闷在里面,表被郁堵,肝气疏泄不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迸发出来而不断打喷嚏。怎么治,麻杏石甘汤加辛夷花,麻黄少用一点,再加点防风,主要是防止麻黄用量大了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