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出汗,特别是比较胖的人,一动就出汗,汗水黏黏的,让人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

俗话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汗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排泄体内废物,还可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

但是,如果出现这几种“汗情”,你就要注意了,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需要额外注意!

一、这些部位出汗,身体可能有问题

1. 臭汗源于肝

如果出臭汗的话,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肝脾湿热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臭汗,源于肝脾,尤其是和肝关系密切。

比如,一个人总是七情不畅,心态抑郁,日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就会产生内热,同时,脾胃之气也会失于健运,就会产生湿热困阻中焦。

这样一来,肝脾湿热内蕴,熏蒸肌表,就会出汗,由于这种汗是湿热之邪蕴蒸日久而成,所以味道臭秽。

肝脾湿热偏于肝经湿热者:这种臭汗容易循肝经所及之处而外渗,此类患者多有口苦、舌苔黄腻、小便色黄等问题。

建议艾灸穴位:期门(期门穴为足厥阴肝经穴,是肝之募穴)、曲泉(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阳陵泉(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阴陵泉、太冲(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

肝脾湿热偏于脾胃湿热者:往往手脚心特别爱出汗,因为脾主四肢。

建议艾灸穴位:脾俞、足三里、丰隆、解溪(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解散并流溢四方)。

2. 虚汗源于肺

一般情况下,虚汗主要指肺气虚,肺气衰弱,就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容易犯诸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常见的肺系疾病,这是因为肺卫不固,病邪就会袭表犯肺而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艾灸一些宣肺固表的穴位,比如: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俞等,这样不仅能有效缓解虚汗症状,还能增强免疫,避免惹上一些肺系疾病。

3. 冷汗源于肾

我们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常常会出冷汗,为什么呢?因为惊恐会令肾气下趋,肾阳内郁,就会手脚冰凉,汗出不温。

此外,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首先也应考虑是不是肾阳虚所致,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弱,就会导致一身阳卫之气衰弱。

而卫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阳卫之气衰弱,津液就会外泄,导致多汗。同时,由于肾阳不能温煦,所以汗是凉的。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温补肾阳,建议艾灸:命门、肾俞、神阙、关元、涌泉,或者直接灸督脉(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作为养生保健之道,重在改善调理,使用期间应避免烟酒生冷等禁忌事项,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二、汗液颜色异常,肝肺胆有问题

真正的汗水是没有颜色的,如出现黄色是因为微生物对汗水当中的一些微量原素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而且,某些身体有疾病的人,汗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出现不同于一般颜色的汗水时,就要考虑会不会是身体生病了,需要及时就诊。

1. 黄汗

汗液呈现黄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浓度过高所引起,主要见于肝胆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等。此外,过多进食胡萝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现暂时性的黄汗。

此时,建议及时就医,如是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几种常见肝胆疾病患者,日常可用陈皮进行调理;慢性病毒性肝炎,可用党参陈皮瘦肉汤、陈皮排骨、陈皮小米粥等;肝硬化,可用党参扁豆陈皮粥、玉米须陈皮饮等。

2. 白汗

从中医看,白色属肺,肺色外露则现白汗,多为肺阳虚所致,常与肺功能虚弱有关。有时,疼痛剧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

肺阳虚,在治疗上,应以温肺健脾、益气化涎为宜。在药物上,可选用细辛、干姜、桂枝、麻黄、丹参、人参、甘草等;在饮食上,可选用蛤蚧、核桃仁,白果、山药、鹅肉等源温肺散寒食品。

3. 红汗

汗液呈现红色,多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是身体某部位在出血。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服用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也可有红汗出现。

内分泌紊乱,日常作息饮食都要多注意,尤其是不能熬夜,同时可用四物汤进行调理;如是身体某部位出血务必及时就医止血。

4. 绿汗

汗液变为青绿色,提示有胆汁外泄,如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三、汗的味道异常,身体有病症

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所排出的汗液味道是不同的,可以通过闻汗味来自测身体的某些疾病。

1. 腥臭味

汗液带有特殊的腥味,这可能和热证或者是湿热证有关系,一般都是属于肝热,或多见于肝硬化。

从中医角度讲,肝负责处理和分解有毒物质。日常饮食中的煎炸食物及烟酒等,均令体内积聚不少有毒物质,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热,而出汗是排毒的一种途径,故肝热者的汗多有异味。

而肝硬化的病人,不能将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很多蛋白质随着汗液排出被细菌分解,产生特殊的腥臭味。

出现这种味道,日常我们就要多喝菊花茶来缓解症状了。

2. 芳香味

如果汗液之中有股芳香味,常是消渴症病人的体征,还有些小儿在汗液中能发出一种槭树样的独特芳香,表明小孩子患了槭消渴症,属于遗传性疾病。

注意:出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要适当补充常温下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

3. 尿臭味

汗液中含有尿骚气,汗干后会在皮肤上留下结晶,这是尿毒症的表征,为尿毒症肾气衰竭的症候,病情较为严重。

4. 酸味

如果汗液中带有酸味,可能患有活动性风湿病,长期服用水杨酸等解热镇痛的药物也可导致汗液气味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