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脾」是个抽象功能符号,一般指广义的「脾系统」,它涵盖现代医学的胰脏、肝脏、胃、大小肠的部份或全部机能,大抵与营养的消化、吸收、转化、及输佈有关。会将「spleen」翻译为「脾脏」,著实源于当初译者对中医学的无知。「湿」是六气「风寒热湿燥火」的一项,天地间有六气──外六气──属环境、气候的组态,人体与天地相应,是天地的全息元(见「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一节),自成一小天地,故也有六气──内六气。而天地间的六气变化又影响著人体内的六气变化。
「湿」有两种写法,另一种为「湿」。拆字来看,「氵」表示湿与「水」有关,「土」代表与「大地」有关,「─」代表「天」,「ㄠㄠ」代表在天地之间蒸散,「日」代表「太阳」,「灬」代表「火热」。综言之,「湿」气就是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受太阳或地热蒸散到空气中的一种气,天地间必须有恰到好处的「湿」度,万物才能正常生长,太过与不及都不利于万物。

在人体,中医的「脾」即人体中的「土壤」,能转化、输佈营养,「卑」字旁即代表位处「低下」的大地。想想,食物的残渣或动植物的屎体丢在土壤上,就自然被分解成各种小分子,成为其它各种动、植物的营养,而这个过程须要这当比例的空气、太阳光、水分、地热,这些总和就是「湿」;而在人体,食物被「丢进」人体的消化系统之后,就自动被分解成细微的小分子,供养全身的细胞,这个过程也须要水分、消化液、氧气、与能量,故古人将「脾」对应到五行中的「土」。

「脾虚」指脾的功能低下,也就是脾系统无法调节、调度这当的水分、消化液、氧气、及能量以供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所用,其结果就是食物消化、吸收不良,表现在症状上,就是软便、水泻、便秘、胀气、或腹痛,久则消瘦、倦怠乏力,而所吸收的营养也会停滞、难以输佈到全身细胞,例如某些类型的糖尿病就是胰脏的机能↓↓,胰岛素分泌不足,以致糖份滞留于循环管道。

「脾湿」则是「脾虚」的进一步恶化,就是「湿」之中的「日」与「灬」等阳气都不太足,只剩冷冷的水分留在「土」中,在脾虚的症状之外,还可见到一些「寒象」,如不欲食、噁心、大便稀烂带有不消化物、手足冰冷、身体肿重、浮肿、白带等等。

过食寒凉性食物易导致脾虚或脾湿,已经脾虚或脾湿者再吃寒凉食物更会加重病情(见「冰品、冷饮的祸害」一节)。脾虚则体内营养补给不足,体力自然变差,免疫力也↓↓;脾虚也易引起肝火,这是因虚致火,即所谓的「虚火」(见「何谓火气大?」一节),肝火↑是肝加速运作、提出库存养料燃烧,是要帮你,也就是补足脾虚的这部份,让你的生理还能勉强维持运作;太劳累、晚睡也会引起肝火↑。肠胀气是肠道机能及蠕动差、异常发酵,也是脾虚的症状之一。

脾虚的患者应少吃生冷冰品,煮菜时可多加些生薑。併发肝火大则少吃烧烤油炸、饼乾糖果、垃圾食物,必须早睡(10pm躺平)早起、勿过劳。易发虚火的患者其脾多虚,故性质太寒或太热的食物都不宜,一昧服食泻火之品犹如饮鸩止渴,只会让脾更虚,虚火稍息又起。